《银河补习班》观后感

时间:2024-07-10 22:38:21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11篇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11篇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银河补习班》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1

今天我和同学一起看了一部电影,叫做《银河补习班》。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一对父子的故事。开头有两位宇航员正在接受采访,一位是经验丰富的宇航员,而另一位便是电影的主角之一,马飞。画面一转,回到了马飞记忆中的小时候,小时候的马飞特别喜欢父亲,因为父亲能理解他所有幼稚,不可理喻的想法,并且是他年幼时最好的玩伴。当他和妈妈一起去监狱探望爸爸时,他并不知道那是监狱,也不知道在这一天他的父母将会离婚,妈妈会带他开始新的生活。

当我看到这时,心中不禁也泛起一些苦涩。电影中有很多人都觉得马飞脑子缺根筋,是个蠢孩子,但其实并不是的,他擅长用自己的思维思考问题,而马皓文这位父亲也是不可多得的,能理解孩子的好父亲。这对父子如此可怜——马飞在上学的路上会被人欺负,马皓文在工地工作会被人欺负。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好几年。

直到有一天,马飞的母亲和继父接到电话,说马飞在学校惹事了,这天正好马飞的父亲出狱了,他迫切的想要见到自己儿子。三人急忙赶到学校,学校领导准备开除这位淘气的孩子,而马皓文却当着全校师生的面,对教导主任发誓,初一结束之前马飞会进到全年级前十,这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就连荧幕前的我们都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在我看来,一个从来没有好好学习,听过课的孩子想要一下跃进年级前十,那可是天方夜谭啊!我不禁觉得马皓文这个父亲意气用事,只是为了留住面子,便把儿子当成赌。

这天,马皓文问自己儿子:“马飞,你有没有想过长大以后要干嘛。”马飞回道:“考清华北大啊,妈妈说的。”“考清华北大那只是过程,不是目的。”马皓文告诉自己的儿子。这不仅是在问马飞,也是在问我们荧幕前的每一个人,我们将来要干嘛?很多人都不明白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而努力,包括马飞。父亲告诉马飞:“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连箭靶子都不知道在哪里,那么每天练习射箭又有什么意义呢?”是的,人生就像射箭,而我们必须有梦想,有奋斗的目标。

后来,这位不折不扣的差生,真的考进了年级前十名,他没有给他的父亲和他自己丢脸。长大后马飞成为了一位宇航员,当在太空中遇到了危及生命的麻烦,他却丝毫不退缩,想起来父亲的话:“永远,永远,永远不要停止思考。”他义无反顾的从飞船中出去了,将飞船在三分钟的生命倒计时中修好,安全回到地球。电影中间,父子俩发生矛盾时,父亲马皓文曾说了一句话:“我是第一次学着当父亲。”在电影结尾,马飞学着说了一句话:“我也是第一次学着当儿子。”

这部电影,是送给父亲和孩子的,不仅让孩子感受到了父亲深沉的爱,也让观看的人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和凶险。电影里有可爱善良的小高老师,有让人咬牙切齿的教导主任,有欺软怕硬的不知情群众,还有那对坚持不懈逆流而上的父子,他们教会了我们很多。让我们感受到父爱如山,和对梦想的执着追求。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2

假期里有机会看了《银河补习班》,依稀还记得刚上映那会儿的热评,有好的也有坏的,有冷嘲热讽的,也有全力支持的。

现在以自己的角度看这部电影,觉得里面有很多观念还是值得大家去思考的。

首先,学习是一件长期的事情,并非如上学一般是阶段性的,即使考上了好的大学也并不意味着学习这件事就已经结束了,可以告一段落了。

就拿我来说,学习对我来说一直是件很快乐的事情,上学也是,但是上学的时候也并未明确的认识到自己以后要做什么,这个概念很模糊,似乎也很遥远。我有种错觉,觉得上学就是为了考大学,只有考上了大学,未来才会有更好的前途。

这个命题乍一看似乎没什么毛病,但仔细分析你就会发现其实上大学和好前途并无必然关系,并不是只有、才的关系,而只是个相对概念。但在所有的家长眼里,这是必然的,必须的,不可抗拒的。

也许许多家长都吃过没好好读书的亏,所以到了下一代他们就希望自己的经验教训不要在孩子身上重演,于是就想方设法为孩子创造学习的条件,哪怕砸锅卖铁也可以。

这似乎没有错,但是孩子最重要的应该是知道自己是谁,想要干什么,想要成为什么,而不是在一味地追求上名校中迷失了自己。

其次,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是发自内心的原动力。不需要别人不绝于耳的督促,也不需要他人寸步不离的约束。

如果一个人要解决自身所遇到的问题,那他自然要请教别人,自然要想办法通过学习来获得方法,这是一个实践的过程,而不是不知目的盲目学习的过程。

当然,了解事物的基础和原理不会有错,但是当他本身不需要这些时,这些知识在学习的当时就显得多余,大脑自然而然的去过滤这些多余的信息。为了考试,为了得高分,又强制自己记忆,于是考完试,很快又忘记了。大脑不喜欢这些不愉快的经历,它会选择性遗忘。

不知道自己学习是为了什么,因为什么而学,迟早也会误入生活的盲区里。因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第三,只知盲目学习而不联系生活,导致工作生活中屡屡碰壁,倍感挫折。

有多少学生因为课业压力大而难以承受,有多少家长为了孩子的成绩焦头烂额,有多少老师谆谆教导孜孜不倦反而仍旧被别人说三道四,教育的矛盾让很多人都陷入了焦虑和恐慌中。于是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学校和家长有时候误解很深,学生们对自己的前途更是一片迷茫。

成绩好的考上了好大学,光耀门楣,成绩差的一度陷入自卑和沮丧的恶循环中。一分之差,天壤之别。高考虽然是分水岭,却不是唯一标准。如果用成长的发展观看清了学习的本质,了解了学习的最终目的,就不会如此草率的否定自己和孩子,让他们得到更加健康的生活环境,心理发展也更加完善。

最后,我想说,这世上没有银河补习班,也没有完美的教育方法,但却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每位家长和老师都有义务和责任引导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他们才能在受挫时不悲观,意外时不侥幸,获得成就时不骄傲,正确看待人生中的酸甜苦辣,保持一颗平常心,认清自己的位置,把握自己人生的航向!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3

《银河补习班》讲了一个爸爸和儿子的故事:

爸爸是个工程师,人品好业务棒。某天,爸爸在最辉煌的时刻遭遇了最毁灭的厄运:设计的大桥塌了。

然后,爸爸坐牢了,替单位背了黑锅。

妈妈跟爸爸离婚之后又再婚,儿子上初中被送往贵族寄宿学校,开始了叛逆期。

爸爸出狱了,开始了独自带孩子的艰难日子,并凭着自己的人格魅力受到儿子的尊重,最终把儿子培养成材送上了太空。

故事的大部分篇幅集中在爸爸与叛逆期的儿子如何相处,及如何帮助儿子爱上学习,找到自 ……此处隐藏6885个字……写出真实感人的好文章来!如果能把课堂上听起来枯燥乏味的知识跟实际生活中有趣的事情联系起来,会不会就越来越觉得有趣了呢?!

影片中还有一个片段也令我印象深刻!那就是爸爸知道马飞喜欢航天展,带他去看航天表演归来的途中,父子俩意外走散又遇到洪水,爸爸对着防洪堤下面被一片汪洋淹没的城市大喊:马飞,只要你能听得到,就动动脑子,看看周围有什么,想办法,爸爸相信你一定能出来!正是爸爸这种永不放弃的思想时刻鼓舞着马飞,当镜头中出现了用一扇门板和两根窗帘绑成的简易木筏从洪水中划出来时,我激动的哭了!马飞太棒了!关键时刻用自己智慧救了自己!以后我相信自己再遇到困难时,也会记得不放弃,一直思考,然后自己想办法解决困难。

马飞成功了,他不仅考出了年级前十的好成绩,也光荣的成为了一名航天员,圆了自己的航天梦,圆了我们中国人的航天梦。看完电影,我更加相信:只要努力奋进,勤于思考,一直想,一直想,就能干成自己所有想干的事!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闪闪发光的那一天的!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10

浩瀚天空,航天员意外失联,在这绝境中他想到了那个最了不起的爸爸。回忆这漫长时光,故事里充满了欢乐,温暖,泪水和奇观。

爸爸一手抱着儿子,一手举着火炬,望着自己设计的东沛大桥,说道:“儿子,爸爸变了一个很大的魔术。”话音未落,大桥塌了,马皓文也因此被捕入狱。

在狱中,马皓文每时每刻都在思念儿子,儿子也每天用手电筒在漆黑的夜空为父亲指引回家的方向,盼望爸爸回家。

多年后,父亲出狱了,儿子也长大了,可马飞的成绩和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当閻主任决定开除马飞时,马皓文承诺让他带孩子,期末若不是年级前十名,即可开除。同学们的笑声,閻主任不屑的眼神,并没有使他灰心,从他的眼里我看到了坚定和信心。

“人生就像是射箭,理想就是箭靶子。人生若没有目标,每天的拉弓有何意义呢。”“人生就像一张答卷,试卷上的答案应不止A,B,C,D,还应有E,F,G…。在未来的人生中,难道每碰到一道难题就会自动跳出A,B,C,D四个选项吗?”我认为不是的,每个人的答案应是千姿百态的,而不是千篇一律的,你想选哪个选项取决于你自己,一旦选定,就去努力吧,让你每天的拉弓变得有意义。

“我才不管你是不是年级前十,我要的是你的脑子一直在转,一直在想。”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和老师都开始忠于分数论,竭尽一切力量,只为让孩子考上清北,可在这种心理下成长的孩子的未来一定会美好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每位家长都望子成龙,可“望”字在当今社会却变了味,成了“逼子成龙”。他们培养出来的孩子在学业上可能很优秀,可他们的天性活泼却被掩盖了,变成了每天的郁郁寡欢,脑袋里只有每天所学的知识,从未感受到新鲜事物,不会思考,这样的孩子难道真的是父母愿意看到的吗?我想爸爸妈妈每天想看到的孩子应是活泼开朗,爱异想天开的,而不是死气沉沉的。

就比如说閻主任就是一位典型的“分数论”旧时代教师。他认为马飞就是一块煤球,无论怎么洗终究成不了钻石,坏学生就不能平等享有权利,在他眼中,好学生就像他的亲子女,而成绩差的学生就如那坐在路边的乞丐。对于成绩差的学生我们更应该多鼓励,关注他们的成长。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尚未雕琢的璞玉,他们的潜能是要挖掘的。

作为一个杰出的青少年要有开放发散思维,让自己的大脑积极运转起来。其次,还得有理想,有了理想,便是坚持,最后达到成功的彼岸。如片中的马飞在期末考试中语文作为0分,可其思维的发散和知识的丰富却被不少老师赞扬,最后打了高分。人生中只有参考答案,没有标准答案。又比如高三时,閻主任恳求马飞考取状元,为校争光。可马飞却坚持了自己儿时的理想,报考了飞行员。理想和命运不是掌握在别人手中,而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片尾,在马飞执行任务前,父亲找到了他,告诉他,他找到了真相,法院已经受理,马上就可以翻案了。而马飞为了自己的前程说:“爸,过去的事,咱能不能别折腾了?”马皓文听了,那一句“我的教育终究还是失败了”,让无数人泪目。返航后,马飞望着自己的父亲,饱含深情的说道:“这也是我第一次学着当儿子。”与前面马皓文的“我是第一次学着当爸爸”相呼应。

看完影片,感触颇深,有感而发。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11

守望成长,致敬父爱

《银河补习班》自父亲节上映后一直好评如潮,今天我和金笔作文学校五年级的师生一起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星河影城,满怀期待的观看超哥演绎的父爱。

《银河补习班》主角是马飞和马皓文,因为东沛大桥塌陷,原为火炬手的马皓文替公司背了黑锅,入狱被关了七年,在这七年中,马皓文错过了儿子马飞的成长,所以他要一边忍受着邻居、别人的辱骂,一边还要教育儿子。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马皓文使出了浑身解数,教育出来一个优秀的儿子。

在这部充满父爱的电影里,有许多感人的情节,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镜头一

马皓文带着儿子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归途中,马皓文疲惫不堪,在车上睡着了,懂事的儿子看到父亲如此劳累,便趁着车子停下来的时候,下去给父亲泡了一碗泡面。可就在马飞上车后时候,却发现自己上错了车,就在这时,天上下起了百年不遇的大雨,马飞被困在了洪水之中,马皓文不顾官兵的劝阻,拿着大喇叭朝洪水的方向喊去:“马飞,马飞,如果你能听到的话,那就看看你的周围都有什么,动动你的脑子,你一定能出来的。”后来,马飞凭着父亲教给他的求生知识,做出了一个木筏,从洪水中逃了出来。

看到这里,我的眼泪几次都在眼眶里打转,是爸爸的鼓励给了马飞坚持下去的勇气,和永不放弃的决心,人们常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父爱像大山一样坚定,给孩子以信心、勇气和方向。如果换做我是马飞的话,我早就抱着“必死”的决心了,想想我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也不爱运动,跑两步就会累的上气不接下气,别说做木筏了,自己的衣服都是妈妈洗,现实中的我和马飞实在相差太远了,他沉着、冷静,面对险境能做到不慌不忙,而我呢,急躁、遇见一点小事就方寸大乱,更别说面对险境了,这是马飞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镜头二

马皓文教给儿子如何写好作文,怎么寻找素材,当儿子去观察小草的时候,马皓文突然和儿子玩起了躲猫猫,儿子找着找着突然碰到了小时候经常欺负他的几个小混混,正当小混混们准备打马飞的时候,他的爸爸马皓文突然挺身而出,让儿子快点走,不要回头,而自己却替儿子忍受了一顿毒打,放学回到家的儿子看到了父亲马皓文鼻青脸肿的样子,不禁流下了眼泪。

这个时候的我被深深地感动了,这个世界上的父亲不都是宁愿自己受伤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受一丁点的委屈吗?父亲是孩子的天,这世上所有的岁月静好都是因为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我不禁也想起了那次爸爸接我放学的时候,天突然下起了雨,我们没有雨衣,爸爸脱下自己的衣服为我遮风挡雨,自己却只穿个背心被雨淋感冒了。

其实在没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对我爸是有很深的怨念的,我们之间也因为想法不同而出现过很多矛盾,这部电影使我能换个角度去理解父亲。父亲的爱有时虽然很平淡粗糙,但确实能给人强大的力量,拥有父爱的人生才是完整的。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11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