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的男爵》读书笔记

时间:2024-07-10 22:39:36
《树上的男爵》读书笔记

《树上的男爵》读书笔记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吧。可是读书笔记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树上的男爵》读书笔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树上的男爵》读书笔记1

《树上的男爵》是意大利作家伊塔诺卡尔维诺关于人如何实现自我的经验三部曲中的第三部,三部曲:《不存在的骑士》写争取生存,《分成两半的子爵》写追求不受社会摧残的完整人生,《树上的男爵》中描绘出一条通向完整的道路—通过对个人的自我抉择矢志不移的努力而达到的非个人主义的完整。三部曲通过三个故事讲述了通向自由的三个阶段。

去年春节的时候何凯文老师在QQ空间推荐了一个书单,照单在当当搜索,买了十几本书,欧洲作家的居多,收到书的那天,我师傅见到说,买这么多真浪费,这辈子你都读不完,我心里暗笑。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忙碌的状态中、似乎没有时间读那么多书,在乎外在的很多东西,却很少抽出时间留给自己。

所以,决定把读书的时间抢回来,刚开始不习惯,看会书就得上网浏览网页、看些吸引眼球的新闻、和QQ好友聊上那么几句,总不得宁静,直到打开伊塔诺卡尔维诺的三部曲,被他天马行空中故事中折射出来的理念所吸引,自此坚持每天晚上睡觉前看一会书,现在回过头,那被我师傅认为我一辈子都读不完的书,都读完了,又买了比那更多的书。如今,工作依然比原来更忙,却能够抽出更多的时间看看书,只是少了些活动、多了些拒绝,才享受这怡然自得的书中乐趣,喜欢和书友们一起的畅谈,督促自己能够从中进行更多的思考。

《树上的男爵》,以一个八岁的孩子皮亚乔为线索,以第一人叙述他哥哥柯西莫爵士在树上生活一生的故事,主人公柯西莫出身贵族家庭,父亲保守、专制和不公平,为了更高的职务不惜一切代价,母亲是一个将军的女儿、喜欢军事化的事务,有一个能用各种小动物做出各种奇异晚餐的奇怪姐姐,一个给兄弟两人上课的保守神父,还有一个居心叵测的叔叔(同父异母生的)。

有一天,魔鬼姐姐用砍了头的蜗牛做了晚餐,非常恶心,而作为全文线索的“我”(皮亚乔)却未能反抗,在父亲的命令下,忍气吞声的吃下了,柯西莫却拒绝吃并叛逆的爬上了树,从此在树上度过了他的一生,在家族死对头的隔壁花园里遇到了自己的初恋薇莪拉,被她捉弄、体会最初的爱情;和贫民窑里的小偷孩子们一起经历波折的逃离、组建水利设施、组建联防队,从此完全把自己的生活建立在了树上,不再踏上地面,读书、发表文章、涉猎政治、为当地的人们造福、帮扶穷人,在一片连绵不断的树的海洋里随意穿梭,之死他也没有走下树,而是一个热气球把他带到了大海,让他消失在茫茫大海里。

读完这本书,感触最深的便是你有没有胆量勇敢地走出属于你的第一步,便坚持终生、从不妥协?柯西莫的故事似乎在说:我们只需要一抬腿,便可逃离琐碎、平庸的世界,去创造另外一种生机勃勃的生活,可我们无法舍弃脚踏实地的安全感,海阔天空的自由由于无法预知的艰难险阻成为我们难堪的重负。结合我们现实的生活,各种无形的外在力量的冲击,是否左右了你自己内心的选择?是否在阻挡你内心里向往的目标和前进的道路?你是否一直在妥协退让、而不敢去追寻更高更纯更远大的理想?你是否为了某些理想而放弃自己所有用的所有?你是皮亚乔?还是柯西莫?

读完书,你会陷入一种冲突中,在现实或者不现实的方面进行一些思考,寻找自己从小到大内心追求的真谛,在这特色的环境下,是否太过变通?还是太过执着迂腐?你是那个你想成长为的你最喜欢的自己吗?

《树上的男爵》读书笔记2

读到一本浪漫之极的小说,它是很有名的,我意外的是竟然有这么多人喜欢。

阅读中,一直被一个问题萦绕——

为什么卡西莫仅仅改换了生活场所,从地上来到树上,大家就认为是反叛或者理想?

有人认为很多地方像流水账,我从不觉得,生活(或小说)不必处处高潮迭起。

第二节开始,我找到了《树上的女孩》中的那种熟悉感。

入读农学系,熟知名目繁多的奇花异草以及树林里各种动物的习性,作者在书中随意挥洒,初上树的少年时代里,卡西莫令人倾慕,过着诗人一样生活。

他在树上什么事情都能做,什么都认识,挥手指指树枝、树叶、天空,全是他的领土。他父亲想抓他下来,但是能够抓得着吗?

他并不回避他人,还有礼貌地从树上面向他们致以问候;

当他独自在森林里转悠时,与人相遇的机会虽然稀少,却能结识一些平常看不到的人,四处流浪的穷人们,烧炭工、锅匠、玻璃工,还有因饥荒而拖家带口背井离乡的人;

人们把他当作精灵鬼,他长时间地观看他们干活,坐在离他们很近的枝头上,听他们讲故事。

卡西莫在树上吃饭,并在树上大小便,树下的麦尔当佐河是一道深色的流水,镇上的人往里面排放下水道里的污水。

后来,他有了一只短脚猎犬,佳佳,这让他远近闻名的出走更加完美。

从此以后,当人们看到树上的少年时,就断定佳佳肯定正贴着地面在附近跑。

世界上人与狗之间的关系形形色色,他们可以说自己是最幸福的一对。

然后我想,他的爱情怎么办呢?

一个芬芳,清纯,干净的女生,已然不错,但她转瞬即逝,像一片落叶,而不再萌发。

于是,他该疯狂爱谁,就疯狂爱上了——

薇莪拉。

她骑着白马在田野上奔跑,看见了出现在蓝天和树叶之中的男爵,便从马鞍上站起,抓住斜生的树干,顺着树枝爬上树。简直和卡西莫一样的行家!

在那最难以到达的枝叶错综的大树之巅,爱情是非凡的经历,在欢愉之中可体验人所具有的勇敢,慷慨,献身,力量,这一切迷醉心灵之美。

但与其说薇莪拉难以捉摸,不如说爱情本身难以捉摸。

这种强烈,冒险,恨不能压碎进心里的情感,偏偏注定无法长久,因为这爱情的宿主没有稳定。

“爱着的人只要爱情,也用痛苦来换取。”薇莪拉振振有词。

“哦,不。”我也想替他回答。

爱情是包含在完整的生命之中,没有它,便没有完整的生命,所以即便激情,短暂,它们毕竟存在过。

失去爱情的卡西莫,著书,革命,猎狼,冬眠,走进生命的暮年。

卡西莫·皮奥瓦斯科·迪·隆多——生活在树上一一始终热爱大地——最终升入天空。

“我决不下树!”他果然做到了。卡西莫一生追求什么呢?无疑是自由。只不过他的自由栖居在枝头。

人们说他离去了以后,镇上的植被大为改观,不再有圣栎树、榆树、栎树,似乎曾有过的那些密密匝匝的枝叶,只是为了让男爵以山雀般轻盈的的步子从上面走过。

卡尔维诺说,“有多少人是为自己也说不清的理想而活着?”就像卡西莫这样。

既然连自己都不能肯定自己的理想,却为此坚守终身,是不是也算“荒谬”。

可人生清贵之处,尽在其中, ……此处隐藏6166个字……新奇的感觉是这美好的情感竟是如此之单纯,小伙子在那一时以为爱情应当永远这样。”

流放结束了,只留柯希莫一人在树上抵抗。他祝福乌苏拉。

但这爱情伤了年轻男爵的心,关于男爵的一些流言传开了。这时,女将军,柯希莫的母亲生病,不久,便去世了。彼乔亚结婚了,柯希莫开始发觉自己变老了,连矮腿狗佳佳也是。

一天,佳佳把男爵带到了一块空地上,一块让男爵眩晕的草地。

“那片草坪的景象令柯希莫惊慌失措,他一直生活在树木繁茂的翁布罗萨,自信能够顺着自己的路到达任何地点,然而面前出现一块天宇之下空旷坦荡,无法逾越的平地,他就感觉到头晕目眩不能自持。”

那块草坪挑战了男爵的自信。佳佳消失了一段时间,让男爵悟出了“对于远方的思念、空虚感、期待’,这些思想本身可以延绵不断,比生命更长久。”

佳佳,带来了一个遥远而又熟悉的朋友——薇莪拉。

她回来了。以一个全新的身份——寡妇。薇莪拉,对这个身份反而有着从未有过的新奇和欣喜,她可以为所欲为。纵情声色。

他们毫无意外的相爱了。“他们相互认识了。他认识了她和她自己,因为实际上他过去不了解自己。她认识了他和她自己,因为虽然她一向了解自己,却从来没能认识到自己原来如此。”

这一次的恋爱,让柯希莫再一次打开了心扉,又离心灵的自由更加迫近,他认识了自己。

这样的恋爱是伴随着柯希莫的嫉妒、忧愁、哀伤,而这些是薇莪拉用来证明他爱她的证据,薇莪拉乐在其中,并且无法自拔。

“在柯希莫身上,痛苦表现为摔打叫嚷,快乐也再心里装不住了,它要迸发出来。当他的幸福达到某一程度时,他不得不从情人身边离开,一边跳跃一边叫喊,宣扬他的情妇的美丽可爱。”

他们还一起拜谒了那棵儿时刻有两人名字的树,两人都感动到激吻,相拥。

他们的爱情,遭遇了观念上的一次危机,有两位男人在追求薇莪拉,一个是奥斯博特爵士,一位是萨尔瓦托列·迪·卡达尔多。这还不是最终使得两人走散的原因,更大的争吵无可回避地爆发在两人中间,谁都寸步不让。

薇莪拉认为,爱情是绝对的献身,放弃自己。

男爵认为,“如果不充满力量的保持自我,就不可能有爱情”

薇莪拉说:“那么,做一个孤独的你自己吧”

可是,柯希莫心想,“那样一来,做我自己也没有意义了”

柯希莫的回答,提示我们,爱情里存在着自我消失的可能,可是失去对方,自我也就失去了意义。

柯希莫在薇莪拉走后,真正的疯了。男爵从头到脚穿兽皮,开始用羽毛装饰头部,就像美洲的土著人。柯希莫替人杀死了群狼,找出了共济会的内奸,耶稣会的人。

随后的日子,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到了翁布罗萨,只是没有那么严重。却是爆发了一场战争。革命者,入侵者,全都出现在翁布罗萨,贵族们遭殃了。彼乔亚因是柯希莫的弟弟,躲过一劫。

战争之后,又恢复了平静。

“青春在大地上匆匆而过,树上的情形,你们可想而知,那上面的一切注定是要坠落的:叶片,果实。柯希莫变成了老人。”

柯希莫心底里晓得,是时候离开了。柯希莫对着安德烈亲王这样说到:

“许多年来,我为一些连对我自己都解释不清的理想而活着,但是我做了一件好事情:生活在树上。”

柯希莫最后还是没有再踏上土地,他乘着热气球逝去了。他的墓志铭上写着:“柯希莫·皮奥瓦斯科·迪·隆多——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入天空。”

卡尔维诺,最后插入了十八世纪的历史,对号入住,想要表达在战争之中,人性的消失,那个柯希莫口中的蟑螂,是让士兵们恢复人性的妙药,战争对自我的吞噬比什么都来得可怕,也许每个都需要那个小蟑螂来提醒自己,每时每刻都得有个人样,严肃认真的度过一生。

书里讲述了人对自我的发现与保持,讲了一个人的一生,从开始意识到不能再如此麻木的生活下去,开始跳出自己原有的生活,逐步的去发现,去碰壁。会沮丧,会失落。他要经历,死亡、爱情、亲情、战争所来的伤害。

而这一切都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柯希莫的一生可以说做了一件好事情:生活在树上。

那么,我们呢?

《树上的男爵》读书笔记8

第一次见到作家卡尔维诺的名字,是在一篇罗列“文学败类”的文章上。但凡“文学败类”,不外乎是无视糟糕至极的家境,义无反顾地将灵魂奉献给文学女神;抑或有对职业严肃高贵的父母,而自己非要奔跑在文学这条对成为社会栋梁全无助益的道路上。前者譬如马尔克斯,后者譬如卡尔维诺。

卡尔维诺的父母都是热带植物学家。大概文学面对自然科学时总会有些底气不足,“我的家庭中只有科学研究是受尊重的。我是败类,是家里唯一从事文学的人。”他少年时梦想成为戏剧家,念大学时不得已选了农艺系,最终从文学院毕业。而卡尔维诺也不像其他作家那样对植物一笔带过,他总要认认真真地写上学名,恨不得连拉丁文名一起写上,也不知是对父母职业的讽刺还是致敬。

合上《树上的男爵》的书页后,我开始想象作者的构思过程。他的头脑里出现了一个形象:一个攀爬在一棵树上的少年。他爬,会发生什么呢?是不断地攀爬然后走进另一个世界,还是在攀爬中遇见奇妙的人?他爬,然后习得新技能,每天在枝干纵横交错的树木间跳来跳去,在属于家族的森林中漫游,甚至拒绝下地,在树上度过一生。这应该是一个人从人际关系、社会、政治中逃离的故事吗?不,那未免太过肤浅。他不该是个厌世者。事实上,人们将因他的机敏、热忱和组织能力而敬爱他。他将投身于那个时代的运动,用他的权力和威信,全面积极地参与生活。但他会笃信:只有先与人疏离,才能真正与他们在一起。于是他在生命的每时每刻都顽固地坚持这种古怪的离群索居。他叫柯希莫。

为了让主角长期生活在树上有个相对合理的解释,他得有一群并不恶毒,却专横而不近人情的亲戚,上树就成为青春期的倔强反抗。他还得有一个理解他的家人,为他提供外界讯息和生活必需品,于是稳重又通情达理的弟弟承担了这个角色,即本书的叙述者。而在那片植物繁茂的故事发生之地,树木随着剧情需要可以遍布整个翁布罗萨,甚至一直长到码头上的树木,大大拓宽了柯希莫的生存空间。

他会遇见一群被流放到树上的旧贵族。他们看似亲密无间,实则不过是被命运驱赶到同一条路上。等到贵族们的人生有了拐弯的可能,他们便急不可耐地回归大地。唯有柯希莫,出于诗人和探险家的志趣,当不存在任何外部理由时他仍然留在树上。如同《海上钢琴师》中的1900,宁愿与船一同被毁灭也决不上岸。

全书的结尾在我眼里也是相当高明的。柯希莫在垂垂老矣之年,倚在树顶,用与年轻时别无二致的矫健身手拽住了一只路过的热气球,在朋友们的惊呼声中离开了他们的视线,在气球着陆前消失了。这是他的墓志铭一生活在树上一始终热爱大地一最后升入天空。作者并没有暗示柯希莫有生之年还有开始新生活的可能性,但也许是因为他近乎传奇的一生带给我的幻想,我无端地回忆起《基督山伯爵》的尾声:主人公与爱人驾船远航,只余天际一朵白浪,可他的朋友并不为分别感到遗憾。因为正如伯爵说过的那样,人生最重要的,不过是“等待”和“希望”!

《《树上的男爵》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