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要下雨了》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1《要下雨了》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第二册中的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三。它告诉我们:下雨前一些小动物有着不同的表现,通过观察小动物的异常表现也能预测天气变化。
《要下雨了》为讲读课文。讲读课文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凭借,也是识字、学词、学句的主要途径。根据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阶段性要求和学生学习实际,本课可作如下教学设计:
一、突出重点词句的训练
讲读课文要注意重点词句的训练,结合语句理解词义,懂得一句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教学时,一定要突出重点词句的训练。本课需要重点理解的词有“闷”、“潮湿”、“忙着”、“有空”、“连忙”、“挎起”、“忽然”。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忙着”和“连忙”(连忙——是赶快的意思;忙着——是指燕子迫不及待地加紧捉虫子),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用“连忙”和“忙着”分别说句话。需要辨析比较的句子有:“要下雨了”与“下雨了”,“是要下雨了”与“是要下雨了吗”,“大雨下起来了”与“大雨真的下起来了”有什么不同,进行句子训练。
二、以“读”助讲,进行阅读训练
根据课文叙述的顺序,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通读全文,读准字音
要求学生依据汉语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不错字,不添字,不掉字,在课文中找出课后田字格里的生字,画上线多读几遍,使之能流利朗读课文,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三》。
(二)读懂课文,指导学法
通读课文后,要求学生先弄清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弄清全文共有几幅图,以及自然段与每幅图的对应关系。然后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本课共有四幅图,在叙述四幅图画内容时,其叙述方式基本相似。这篇课文要求学生弄清下雨前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和蚂蚁搬家这些现象。弄清这三种自然现象,根据本课特点,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可采取“扶—半扶—半放—放”的教学方法。首先抓住“燕子为什么低飞”这个问题,让学生认真地朗读课文的1、2、3节,找出燕子低飞的原因,在文中勾划出来。抓住燕子说的三句话,边读边想,燕子说的话中,哪一句是与燕子低飞有关系,引导学生知道:“空气潮湿,翅膀沾上小水珠,飞不高,正忙着捉虫子呢。”再让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连起来回答,进行思维训练。(让学生知道在回答“为什么”问题时,可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学完这部分,让学生回忆这部分的学习方法,教师加以总结。(首先提出问题,在文中划出有关的答案,抓重点语句进行分析,再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连起来说。)学生掌握后就用这一方法自读课文,自己去理解“小鱼为什么游出水面”和“蚂蚁为什么搬家”的真正原因。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还学会了理解课文的方法,培养了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三)指导朗读,加深理解
讲读课文不仅要加强词句的训练,还要注重朗读的训练。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本课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注意朗读的语气。如“燕子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和“小鱼为什么今天有空出来呀?”要读出问话的语气,是小白兔对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的不理解;但是在读“要下雨了吗?”却要读出疑问的语气,从中体会出小白兔对燕子说的话表示怀疑。“是要下雨了,我们正忙着搬家”这一句要用非常肯定的语气来读,让学生在读中明白蚂蚁搬家不是小白兔告诉的,而是蚂蚁事先就知道了。“大雨真的下起来了”中的“真的”要加强语气来读,证明小燕子、小鱼和蚂蚁说的话没有错。朗读之后学生从中明白了小白兔一系列的思想变化(怀疑——有些相信——完全相信)。
最后,学生戴着头饰分角色朗读课文,老师总结全文。◆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2【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7个词语,认识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异常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特别是指导读好带有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的句子。
2、掌握生字的读音和字形,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结合句子理解生词的意思。
【课前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3、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4、抄有全文的黑板或准备投影仪放映出全文。
5。请学生了解能预测天气变化的自然现象。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谈话揭题
1、同学们,夏天的时候,下雷阵雨之前,天气会怎样?我们会有什么感觉?
2、下雨之前,小动物又会有什么变化呢?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要下雨了》。
二、充分自读,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注意良好听读习惯的培养。
2、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文中先后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做上记号。
3、同学们汇报交流:
课文先后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教师板书;小白兔、小燕子、小鱼、蚂蚁)学习生字兔,引导学生联系小兔子的样子记住兔的字形。
三、由扶到放,学习课文
1、指导学习一至三段:
⑴ 指名读第一段:
学习生字弯、直,通过做动作理解词义。
⑵ 练习朗读第一段:
可边读边做动作。
⑶ 教师引读第二段:
小燕子从他头上飞过。小白兔大声喊(学生读)。
⑷ 引导学生看第一幅挂图:
小燕子飞得很低,小白兔奇怪地向燕子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学生练习朗读小白兔喊叫的句子,提醒学生注意提示语大声喊和句尾问号。
⑸ 先指名读第三段,然后逐句以问引读:
① 教师指第一句问:
燕子边飞边说──
② 空气怎么样呢──(学生接读第二句)虫子的翅膀可比鸟的翅膀小多了,薄多了,就像透明的纱一样,沾上了小水珠,就像人背上了铅球一样沉重,自然就飞不高了。
再读第二句。
③ 那小燕子飞不高是什么原因呢?学生读最后一句,教师板书:
虫子,学习生字捉,练习朗读句子。
⑹ 朗读第三段。
2、半扶半放,学习四至六段:
……此处隐藏24705个字……水面上来了。为什么下雨之前,燕子会飞低,小鱼会游到水面上来呢?我们一小节一小节地把课文学懂,好不好?
生:好!
师:现在先看看第二小节,燕子为什么飞低了?你们要把课文中的答案找出来,然后再对自己提出几个为什么,自己来回答。
(学生读后回答)
生:为什么燕子飞得这么低呀?因为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平时燕子飞得很高的,飞得很灵巧。
生:为什么燕子飞得这么低?因为小虫子飞得低了,虫子怎么会飞低的,因为小水珠把虫子的翅膀沾住了;小水珠是哪里来的?因为太阳晒到湖里,小水珠就变成了水蒸汽,散发到天空中,变成了云,冷风一吹,云就变成了小水珠掉下来了。
师:好,真好。我们为他鼓掌。他把《小水珠旅行记》里的知识都用进去了。我们要向他学习,问一个一个的为什么,我们学懂了很多问题,燕子飞低的原因也搞清楚了,而且许多问题都提得很有水平,现在我们轻轻地把第二小节读一遍。
师:现在老师来念前面的一句话,你们念后面的一句话,分角色的话你们念(师生对读)。
师:行了,按这样的方法学习第一小节,要能回答小鱼为什么游到水面上来,小鱼游到水面上来干什么?
(学生自学后回答)
生:小鱼游到水面上来透透气。
师:为什么要游到水面上来透透气呢?
生:因为水里闷得很。
师:有没有同学知道,为什么水里会“闷得很”?
生:水里没有空气。
师:对,要下雨了,溶解在水里的空气也少了,所以水里闷得很。现在,请一位同学来朗读,大家做小老师。做小老师要有很高的水平,要认真地帮助同学。
(学生朗读课文)
师:大家对他的朗读有什么看法,他哪里读得好,哪里读得不好?
生:他的字母读错了,我能帮助他。
生:他的标点没有分出停顿来。
生:读得太快了。
生:我认为他读得比以前有进步了,以前他很不自然。
师:对,我们现在既要看出他的缺点,热情帮助;也要肯定成绩,看到同学的进步。下面,还是老师读解说词,大家读角色的话。
(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师:大家想想看,小白兔、燕子、小鱼为什么会说话了?
生:这是童话。
师:对,这是童话。
师:好了,现在你能回答书上的问题了吗?
(指黑板板书如下)
下雨前,小鱼在水里( ),游到( )来了。
下雨前,燕子要飞得( ),( )捉到( )。
五、小结
1、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 自学本课生字,正确书写。
3、 初读课文,做到不漏字,不添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要下雨了》。
“要下雨了”同“下雨了”意思不一样。
二、学习字词
1、 读生字新词──正音。
2、 提醒学生注意易错的字──析形。
3、 理解字词意思。
4、 生字组词,并抄写。
三、多种形式朗读;练习说话;学习“因为……所以……”的句式
齐读全文:
看大家能不能读正确,读流利。
这篇课文除了小白兔外,还出现了哪几个小动物?
分别出示:
小燕子、小鱼、小白兔(图)。
1、下雨前,小燕子会怎么样?
(出示:飞得低)
书上哪几个句子告诉我们燕子飞得低的原因?谁能帮助找出来,读一读。
谁能用“因为……所以……”来说说燕子飞得低同要下雨的关系。
(指名练说)
所以下雨之前,我们会看到什么现象?
(板书:因为……所以……)
指名读带句号的话,前还有一问句,注意小白兔“奇怪地问”的话?谁愿意来读?
指名读,指导读,分角色读这段话(比赛)。
2、下雨前,我们还会看到什么现象呢?
(出示:游到水面上来)
为什么呢?哪几个句子告诉我们的?请你读一读。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写上“因为……所以……”?
这段对话你会读吗?
(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
四、小结
1、 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2、 学习巩固生字词。
3、 学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话。
4、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引发讨论,了解一些能预示要下雨的自然现象
师:现在谁能说说小白兔是怎么知道要下雨的。
下雨之前还有什么现象?
(青蛙跳到荷叶上叫,蚯蚓从泥土里钻出来,乌龟背上有小水珠,水泥地、黑板、瓷砖上都会湿,有关节炎的人关节会痛,蚂蚁搬家……)
(同桌讨论)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会了燕子低飞,小鱼游到水面上是要……
生:下雨了。
师:下雨前,还有什么不同的现象?想想看。
生:乌云来了。
生:下雨前,石头出汗了,乌龟背上也出汗了。
生:下雨前,空气好象不太有了。
生:下雨前,要打雷,有时要刮风。
生:下雨前,蜻蜓飞得很低找虫子。
生:下雨前,买菜的人要赶快回家了,出门要带伞了,要赶紧收衣服了。
师:这是生活中的现象。
生:下雨前,泥鳅跳来跳去。
师:大家讲得都很有道理,希望同学们今后能仔细地观察,看看下雨前还有哪些现象。
二、通过角色朗读和表演,帮助同学体会人物情绪的变化,并引发思考
师:现在老师给你们看几样东西。(拿出小白兔、燕子、小鱼的帽圈)我们请朗读很认真的同学来表演。好吗?
(全体同学朗读后,四个学生上讲台,分角色朗读和表演)
师:我们从这篇课文中学到了什么知识?
生:(齐声)要下雨了,燕子飞低了,小鱼游到水面上来了。
师:对,那么我们从这篇课文中懂得了什么道理呢?想一想。
生:遇事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
三、理解“奇怪”意思,并用此造句
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很聪明,谁能告诉老师小白兔对小燕子和下雨说话的口气是怎样的啊,这个“奇怪”又是什么意思啊?
……
同学们说得好极了,现在呢,我们用“奇怪”这个词造个句子。
(先模仿,后独立)
四、板书设计
要下雨了
小鱼(图) 游到水面上来了
燕子(图) 飞的低
五、小结
1、理解各现象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2、了解一些能预示下雨的自然现象。
3、理解“奇怪”词义,并用此造句。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