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韵歌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对韵歌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对韵歌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
1、认识6个字,会写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认识6个字,会写6个字。
2、在对对子过程中,产生识字兴趣。
三、教学准备
1、识字卡片。
2、实物投影。
四、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我们都共同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在这个家园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美丽的景象和把地球妈妈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花草树木。说说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象。
那课文中又介绍了哪些美丽的景象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吧,这是一首对子歌。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提问:你们愿不愿自己先读读?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怎么办?
小结:借助拼音来帮忙或者向老师、同学请教都是好办法。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轻声自由读。
2、检查读书。
指名读。(老师想请几个同学来读一读,一人读一句。注意我可能随时请你接着读,没叫到的同学仔细听,他们是不是读准字音了。)
(三)再读课文,了解字词的意思,感受对子的形式。
1、请你再轻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标出生字。标完后,同桌间互相考一考,看看你是不是认识这些生字朋友了。
2、说说你们画了哪些生字朋友,大声地读出来。
3、学习第一小节。
老师把这些生字朋友从课文中挑出来了,你还认识他们吗?
(1)出示生字:“雾”。指名读,集体读。
提问:你们见过“雾”吗?什么样?什么时候见到的?
师:太阳出来了,雾慢慢地散了。老师有一个词,谁来读一读?
[出示卡片]齐读晨chén雾
(2)填空:()对雾
课件出示云、雾的对比图片。(注:山峰间萦绕的云)知道为什么用云对雾了吗?
(3)小结:有时我们也把它们放在一起。(课件显示:“对”字消失留下云雾。)
学生读词。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出示:雨对()
春夏对()
追问:为什么这样对?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5)过渡:聪明的孩子们快看看,这幅图说的是哪句话?(出示:青山绿水图片)
提问: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样的山伴着什么样的水?什么样的水伴着什么样的山?你觉得这样的景色美不美?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话“青山伴绿水”。
小结:青山有绿水作伴,绿水有青山作伴,我们有()作伴。(课件出示:我们有____作伴。)这样的情景多美呀!
(6)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小节。
4、学习第二小节。
(1)看图激趣。(出示:农场图片,图上有菜园,周围有果树)
(2)看图认识蔬菜、水果。
农场里的物品真不少,看看你认识哪些,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出示:白菜,红椒、蒜苗,豆芽、红薯的图片)
在学生说出名称的同时,用课件呈现出对应的汉字,生字上有拼音。
蒜suàn苗葡pú萄táo
方式:看音节读词,去掉图片背景读词,去掉拼音直接读词。
(3)引导记字。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个生字,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蒜葡萄都有“艹”,完整地读第二小节。
思考:“艹”和什么有关?你还知道哪些带有“艹”的字?)
(4)找对子。
在这小节里,哪些词语是相对的?比一比,看谁最有眼力。
(5)朗读第二小节。
方式:指名读,同桌互相读。
(6)质疑: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重点理解:红薯长青藤。课件演示图片,帮助理解“长青藤”。
葡萄穿紫袍:课件出示紫色的葡萄。
(7)练习说话。看到农场这样的美景,你最想说什么?
(8)有感情地读第二小节。
5、小结。有感情地读全文。
(四)巩固识字,指导写“红”字。
1、巩固会写字的认读。
方式:抢读生字词语。
2、指导书写。
(1)观察会写字,看看有什么发现。
(除“袍”字外,都是上下结构或上中下结构的字。)
(2)指导写“袍”字。
请学生自己读帖——说说它的写法——学生临写——纠正反馈——再次练写。
重点提示:衣字旁不要写成示字旁。
(五)作业。
收集带有本课生字的物品,并把这些物品的名称记在自己的识字卡片上。
第二课时
(一)巩固会认字,进一步记忆字形。
1、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词语。
2、一字组多词,看谁组得多。
3、分小组交流怎样记住这些生字,选出好的方法。各组选同学来交流。
4、交流课外识字情况:
说说你从哪些物品的名称中找到了上节课我们认识的生字朋友。
(二)指导写字。
1、引导学生观察上下结构的字在书写方面的共同之处。(占格、宽窄、大小等方面)
方式:指名说,课件演示(如:用画线法标明结构特征)
2、总结上下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
规律:上下对正竖向短,记清各部窄和宽,下部穿插上空间,结构紧凑不松散。
3、学生照范字书写,教师巡视,展示学生书写并点评。学生对照自己写的观察哪一笔写得好,什么地方需要改进,再写一个。要求:第二个比第一个漂亮。
4、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写字方面,你又有什么收获或心得?
(三)扩展延伸。
1、你在生活中又认识了哪些字?说给大家听听。
2、小组合作学习:分小组找一找,在生活中还有哪些词语是相对的,可以对成对子?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找得多。
对韵歌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复习声母b p m f d t n l
2.复习拼读拼音。
3.阅读《对韵歌》,读通课文,会认5个字, 1个字。
4.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知道植物的生长规律和自然现象,懂得爱护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1.巩固所学的字母以及两拼法。
2.识字、写字。 ……此处隐藏13192个字……的学习贵在“积淀”。学生在一一对应的对韵吟诵中,再一次巩固识字,既高效地完成了识字的任务,又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体会对韵歌的韵律美,体验事物之间对应的奇妙感觉,促进积累。拓展的课外对子,更能极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文化积淀。
教学反思
1.采用学生喜爱的教学形式,充分利用多样灵活的识字载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到汉字表意的丰富,提高了识字效率,扎实有效地完成识字任务。
2.多种形式、扎实有效的读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在一次次读书、一次次交流中落实到具体的语言文字上,使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
3.去“对”字,把“山清水秀”“柳绿桃红”变成新的创新形式。这不但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词义,而且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学生积累成语、诵读成语的兴趣,可谓一举多得。
对韵歌教学设计11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认识3种笔画。
2、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3、正确地读儿歌,结合插图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3个生字的音、形、义,能正确书写3个字。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3个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法:培优辅差
学法:小组合作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感悟汉字的演变过程。
二、读儿歌
1、自己读儿歌,把读不准的字画上小问号。
2、学生质疑读不准的字,其他同学帮助解疑。
3、同桌同学互读小儿歌,相互纠正读音。
4、指名读儿歌,其他同学听听读音是否正确?
5、通过读儿歌,你知道了什么?借助插图理解句子的意思。
三、学习生字。
1、学生读准每个生字的音。
2、小伙伴互相读一读,比比谁读得好。
3、教师抽读卡片,顺读,逆读,打乱读。
4、巩固生字的读音,做贴字游戏。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读,读后把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再指名读生字卡片,读对的就把卡片奖励给他,让他把生字贴在拼音下面,其他同学当裁判共同参与。
四、了解字义。
1、这些生字大家读得真棒,那么你们在生活中用过这些字吗?想想,一会儿说给大家听一听。
五、记忆生字的字形
1。观察“虫”字,认识笔画“提”。
(1)教师强调三步观察法:笔画、占位、要点。
①观察笔顺:书平放,手指指书描笔顺。
②观察占位:“口”稍扁,中竖写在竖中线上。
③字形要点:第五笔为提,学习笔画提。
(2)教师范写,学生描一个,写一个,和范字进行比较。
(3)生生互相欣赏,找不足,改一改。
2、观察“云、山”字,认识笔画“撇折、竖折”。
(1)学生当“小老师”教笔顺,老师指导学生找占位,观察字形特点。
“山”的笔顺:先中间后两边。
占格要点:“云”第二笔横长,在横中线上起笔。
字形要点:“云”撇折上提,顿点有力;“山”最后短竖要出头。
(2)教师范写,学生描一个,写一个,和范字进行比较。
(3)生生互相欣赏,找不足,改一改。
设计意图要重视新认识笔画的书写,引导学生在写好笔画的基础上进行生字的整体书写。有序观察生字结构,可以加深学生对生字书写的整体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对韵歌教学设计12教学分析:
《对韵歌》是以对对子的小韵文出现的,读来琅琅上.口。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时间自己练习拼读音节,在学生的反复朗读中,进行渗透性的识字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拼读,体会到韵文的韵律。
2、通过拼音与文字对照学习,进一步巩固汉语拼音。
3、认读5个生字:苹、地、南、李、瓜。
4、学习新笔画:学写3个生字:风、北、果。
教学过程;
一、闯关激趣,导入新课
dà mǐ ní tǔ mǎ lù
(一)字带音节大米泥土马路
(二)拼读音节nǔ lì tà bù dì lǐ
过渡:同学们读得好,老师想把这五颜六色的水果送给你们。出示葡萄架(这串串葡萄挂在什么地方?)苹果园(这苹果树一棵连着一棵在苹果园里开丰收聚会呢!)师相机复习: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归纳识字方法:看图识字、听读识字、看拼音识字
二、初读课文,把握特点。
1、指名读课文。学生跟读课文。
2、出示课文,听读课文,你发现了什么?
(发现了有些字是红色的。这些字的声母都是我们教过的。)
3、再读课文,认真看音节,你又发现了什么?
(发现了园、甜、绵、南的韵母相同。)这便是押韵。
三、细读课文,探究学习
1、自由拼读课文。
2、小组交流学习情况。在小组内互相帮助,学会认词。
3、摘果子游戏:检查认读的生字。
4、小组开火车、小小组合作读、全班读相结合。
5、小组比赛轮流读课文,师生合作读课文,男女生轮流读课文,组与组之间对对子。在一次又一次的读书中,感受韵文的韵味。
四、拓展延伸,师生即兴对对子。
五、学写生字,识记字形。
1、认识新笔画
2、让学生当小老师,说说怎样记住果、风、北,书空。
3、在田字格内练习书写,每个字写个。
4、展示作业,口头组词。
六、总结课文,齐读课文
七、作业:把《对韵歌》背下来,课外收集一两首。
课后反思:
本课有几个亮点:
1、重视识字方法的总结。
教人学会不如教人会学,在低年级必须有意识地培养自学能力。
2、创设良好的语文学习情境。
在复习音节时,能利用周边的有效资源。如,说到“大米”,让学生明白香喷喷的米饭是农民伯伯种出来。“马路”上车辆来来往往要注意安全。“踏步”,每天早操时,都要踏步入场。“泥土”种子种在泥里。
3、课堂灵活运用鼓励性评价。
如复习“努力”,我一名学困生来读,并告诉他,努力了就会读了。他高兴点点头,整堂课非常专注。在学生发现了课文的特点,我欣喜地奖励他“发现星”。在学生读课文时,分别奖励预习星、朗读星。在教学生字时,表扬写好的同学,并奖励“书写星”。
遗憾的是在本课的教学中,由于让学生自由拼读浪费太多时间,后面的整体朗读做得不够。这一点,让我明白一篇看似简短的文章要教出韵味来,真的需要把读步步落实到位。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多么重要。应当加强指读的训练,听读能力的提高。
文档为doc格式